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心得分享┃古建文化与技艺传承任重道远
来源:    作者: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李宝恒    发布时间:2020-11-27    浏览次数:3497    【 】    【关闭


     首先感谢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文物古建园林分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老师专家们在2020年9月至11月新冠病毒肆意横流的情况下,带领我们上课学习,实地考察,在此对老师和专家及其分会领导表示真诚的感谢!
  中国古建筑传承几千年,尤其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首先让我们了解古建筑大式(官式)建筑中的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分外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内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内檐部位。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北京四合院不用钢筋与水泥,就用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混合建筑,当然以木构为主体标准结构,重量轻,如遇地震,很少会震倒,说明合院是可以防震的。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生活非常舒适。其它地区的合院也与北京合院是基本相同的,不过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材料相差不多,式样亦大同小异,这些合院是中国人民的重要建筑遗产。
  北京合院与各地合院之不同有下列各点: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因此北京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南方向。这是根据风水学说决定的,只有北京周围才是这样做法,其它地方的民居房并非如此。  
               


     油工师傅们在一丝不苟的做油漆地杖
 
  首都职工教育“古建文化与技艺”此次培训主题为“古建文化 历久弥新”。由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文物古建工程专家教授、劳模工匠等老一代行业骨干参与职工教育培训,以北京标志性的故宫、长城、四合院及凝固其上的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他们几十年积淀的文化精髓通过言传身教、观摩交流传承给新一代文物古建工程行业骨干,使之开拓视野,博采众长,并通过他们在文物古建工程业内开花结果,形成新的传承发展的文化创意源泉和头脑风暴,真正做到传承基础之上的发展,以及发展条件下的传承。培养古建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建立起薪火相传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保留下来,持续下去。
  通过这次学习是我们明白把古建筑技艺传承下去任重道远,我们要把老一辈的技艺传承下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工艺虽繁,但不敢减人工,我们认真学习,争取把古建筑技艺传承下去,不能遗失在我们这代人这里。
  再次感谢文物古建园林分会和各位老师专家!

  

地址:朝阳区水碓子东路甲15号(朝阳体育馆东门南行50米路东,北京城市建设学校院内) 邮政编码:100026
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0822号
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