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我们市建设教育协会3名党员参加了市建筑业联合会党委组织“红旗渠”红色之旅教育活动。提起“红旗渠”大家并不陌生,小时候就听说过“红旗渠”的故事,今天身临其境才知道,“红旗渠”是如此的雄伟壮观,使我们深深的被震撼、被感动。 走进纪念馆,大量的文物和珍贵历史照片讲述着上个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难忘岁月。“红旗渠”位于太行山脉,在河南省安阳地区林县,是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之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竣工于1969年7月。在以杨贵、李贵“二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林县人民克服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开始了干祖辈人不敢想的事情,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劈山修渠,要把浊漳河水引入林县,浇灌干渴的土地。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县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如同愚公移山一样,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现名林州)红旗渠”。“红旗渠”是人类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一个重要的创举。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到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劈山凿石、引漳入林的感人事迹,大家深深地被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无数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所感动。在建设“红旗渠”的奋斗中,县委书记、县长与人民群众吃住在现场,奋斗在前线,干部们抡锤打钎,党员们专挑重担。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同甘共苦的精神,看到了各级干部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的作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修建“红旗渠”的十年中,虽然工程总投资达7000多万元,但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分钱,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正是因为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念,才把为民的决策变成了利民的千秋功业,才铸就了今天“红旗渠”的辉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正是对”红旗渠”精神的最好诠释。 在“红旗渠”,大家看到了一种力量就是“团结”,一种精神就是“奋斗”。深深体会到“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战胜自然、追求新生活的进取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是一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之行,使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真正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共产主义信念更加坚定,对我们党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充满了信心。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转化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红旗渠”之行,感动一直伴随、鼓舞着我们,促人奋进。回到工作岗位,需要的是思考和领悟、激励和实际行动。我们应该把“红旗渠”“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融入到建设教育协会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干工作,实实在在创业绩,多干企业急需之事,多干群众受益之事,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工作责任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