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市建设教育协会在华晨培训学校首次召开了“培训机构评价工作经验交流会”。十八家培训机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市建筑业执业资格注册中心调研员周向东、科长刘颖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教育协会副会长甄兰琼主持。她首先对召开此次座谈会的目的、意义以及会议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自2011年对培训机构综合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评价)工作以来,在注册中心领导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各培训机构的共同努力和实践,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促进北京市建设行业培训机构依法、诚信办学,推动各项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搭建培训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培训机构综合办学水平和质量,抓好动态评价工作机制的有效落实,根据教育协会2014年工作计划安排,召开此次座谈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彼此分享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接着,质量管理协会培训中心、联合会培训学校、房山培训学校、华晨培训学校、建业培训中心、装饰协会培训中心、盛达培训学校、工程监督培训中心、新兴培训中心、外施培训中心、晨新培训学校共十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分别做了工作经验的交流。经验切合实际,有亮点,可复制,引起与会者的共鸣,从中感悟到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追求。
.jpg)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培训中心积极参与了有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的奥运工程、国家重点工程、部队工程、四川什邡工程、青海玉树工程、新疆和田项目及境外项目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总结出“五化”:教学课程最优化、教学过程双向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师队伍优质化、培训人才技能化。建筑业联合会培训学校在抓好学校教学优化管理工作方面主要有五个做法:一是摸清学员的学习情况,二是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学员学习的科学性,四是教学的安排要有利于学员的学习,五是发挥考试对学员的积极导向作用。房山建筑业培训学校坚持三位一体(房山住建委、建筑行业协会、建设培训学校)共抓教育培训,这是他们的成功经验,并且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丰台区华晨培训学校成立7年来,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营业面积从成立时的不足100平米,发展到今天的4300平米。每间教室均配备了电子实物展台及高清投影仪等电子教学设备。教学软硬件水平的大幅提升,对华晨培训学校的品牌影响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朝阳区建业培训中心坚持“注重社会效益,做好行业培训”为主导思想,以各项标准宣贯为切入点,为政府、企业、行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组织承办节能标准公益技术讲座、科技标准宣贯讲座、村镇工匠职业技能培训等,培训学员4700多人。市建筑装饰协会培训中心在提升教学质量,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自身素质,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人才教育工作委员会,搭建了协会培训中心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交流平台;成立了装饰行业就业指导联盟,帮助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会员单位实习和应聘;积极开发培训项目,推出充电式知识讲座,深受企业欢迎。朝阳区盛达管理培训中心的优势培训项目主要是建筑业人力资源和劳务员取证培训。每年年初积极回访老客户,考试网上报名前一个月再次回访客户,网报期间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培训期间多渠道宣传和发布信息,她们用热心、真心、贴心留住学员,尽量为学员提供增值服务。市建设工程监督培训中心多年来坚持以为政府、企业服务为办学目标,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保证教学质量,他们编写了《北京市建设工程监督培训中心工作流程手册》,总结出13个工作步骤,明确负责人具体落实。档案管理精益求精,为此,2013年教育协会组织部分培训机构在此召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培训中心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坚持做到“四个创新”:观念创新、流程创新、服务创新、培训创新。借助不同的培训形式,尝试开展网络教学、送教上门等,采取“巩固基础与结合实际”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变过去单一套路化的教育模式。西城区外施建筑业职工培训中心坚持为外地企业和学员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举办新申报施工队长证书和部分施工队长续期教育培训班。加大了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昌平区晨新培训学校自建校以来,紧扣“诚信为先,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严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办学理念,积极推行学员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三级管理模式,不断为建筑领域培养合格人才。
会上,教育协会副会长史爱武作了题为《相互学习,分享经验,扎实开创建设行业人才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发言。她说:这次会议既是建设类培训机构办学经验交流会、取经会,更是一个承诺会,同时也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的总结会。大家要把会上的好经验好作法带回去消化吸收,并对经验成果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进行进一步丰富完善,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努力促进各培训机构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升。史会长还就当前改革形势和面临的挑战谈了三点看法。一是抓住机遇,发展教育。全国职教会精神就是机遇。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方向,我们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继续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二是认清形势,迎接挑战。要密切关注当前形势,踏实做好培训工作;三是诚信办学,做强做大。深化改革给社会团体、培训机构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想生存就要考虑如何把35家培训机构做强做大,这是一个新课题。建议大家在“五个提高”上下功夫:一要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掌握新信息、新知识、努力提升管理能力;二要提高生存能力,创新教育新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践行职业教育;三要提高诚信度,打造建设培训新品牌。要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的职业准则,信守诺言,团结一致,把我们自己做强做大;四要提高办学水平,保证办学质量。质量是建筑领域的头等大事,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才能为建筑行业输送一批批合格管理人才;五要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新挑战。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队伍。
 最后,市建筑业执业资格注册中心调研员周向东讲话,他首先对这次经验交流会的组织工作和材料准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交流材料准备充分,内容务实,特点明显,真正达到了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次经验交流会为培训机构搭建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他希望大家:一要认清形势,大有作为。密切关注宏观动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二要提高发展空间,创新办学。增强创新发展理念,强化管理创新;三要增强自律,诚信办学。自觉接受监督,维护良好形象;四要提高质量,规范办学。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近几年的评估(评价)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推进建设行业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愿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继续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为建设行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会后,参观了两所“优秀培训机构”,即北京市丰台区华晨培训学校和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培训中心。与会者参观了办学环境、查看了培训档案资料,观摩了华晨培训学校的视频监控设备及考试专用信号屏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