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北京连续遭遇极端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局部雨强大,特别是山区和夜间降雨集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中建一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部署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第一时间集结百余名抢险救援人员携救援物资、大型机械设备等奔赴密云、怀柔、房山等受灾一线,以“忠诚担当、使命必达,品质为先、时代争锋”的坚定信念,在道路抢通、群众安置、物资保障、隐患排查等战场上连续奋战,用实际行动诠释“先锋文化”,筑起守护人民安全的红色堤坝。
灾情当前,道路就是“生命线”。密云区北庄镇苇子峪村与土门村因暴雨导致道路冲毁、桥梁垮塌、山体滑坡。总承包公司紧急调配14名抢险救援人员、3台挖掘机、2辆渣土清运车、3台拖车驰援一线。抢险救援人员连续奋战,完成苇子峪村冲毁道路修整100米、垮塌桥修复50余米,清理土门村淤泥堵塞100余米、碎石路段200余米,在废墟中打通了唯一一条通往上庄村的救援物资运输通道,为后续救援力量和物资进入争取了宝贵时间。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三公司抢险救援人员星夜驰援,化身“物资先锋队”与“清淤攻坚队”,双线作战、全力保供。在怀柔区杨宋镇、密云区太师庄中学等5个群众转移安置点,累计送去土豆、洋葱等易保存蔬菜2000余斤,被褥600余套,矿泉水600箱,米面油2000余斤,泡面、挂面400箱,以及雨衣雨鞋、救生圈等应急物资2000余件,让受灾群众吃下“定心丸”。
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太师屯镇等地,抢险救援人员扛起“清淤先锋”重任——累计清淤2400余方、渣土回填8300余方,修复道路300米;抢通红门川河断桥,清淤600余方、回填1200余方,临时道路恢复通行,保障600名居民正常出行;深入太师屯镇镇中心及村民家中,清理淤泥、垃圾及废弃家具,用汗水擦亮受灾群众的“安心家园”。
延庆区部分河道因暴雨冲刷堵塞严重,洪水风险陡增。华江公司从项目紧急抽调20名抢险救援人员、1台挖掘机、6辆运输车,奔赴兴阳线小椴木沟2号桥受灾现场。桥下、河道堆积了大量淤泥、石块及生活垃圾,抢险救援人员连续奋战数小时,有效缓解河道桥洞堵塞。与此同时,怀柔区琉璃庙镇多个村庄受灾严重,出现断电、断路、断通信的情况,项目第一时间与怀柔区建委取得联系,紧急调配2辆车辆及步话机,组织3名救援抢险人员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工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资产公司房山资产运营部以责任感织密防汛安全网——组织人员每日巡查房山区东风街道横岭重点受灾区域,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完成泄水口杂物清理,抢修电力线路,处理院墙倒塌隐患;面对临山区域群众安危,迅速行动成功转移居民13户21人,在办公区域就地安置群众3人,用“守夜人”的坚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房山区佛子庄乡东班各庄、西班各庄等村落道路被淤泥杂物阻断,桥梁损毁,群众出行陷入停滞。市政公司调派6台挖掘机、6台运输车及10余名抢险救援人员,采取“机械清淤+人工疏通”方式,累计清理淤泥杂物数百立方米,抢修道路约1.3公里,修复桥梁3座,成功打通受阻路段,让受灾乡村重新连通“烟火气”。
科研院组建8人专业技术小队,星夜奔赴密云区受灾一线。队员们直面灾后复杂环境,逐户排查不老屯镇南香峪、北香峪等8个村落,石城镇贾峪村、黄土梁等3个村庄的房屋,聚焦结构安全,细致检查墙体裂缝、地基沉降等隐患,已完成60户家庭、308间房屋应急安全评估,用专业数据为受灾群众安全返家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