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心得分享┃坚信中华文化 传承古建技艺
来源:    作者:北京华林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赵庆隋    发布时间:2020-11-30    浏览次数:2660    【 】    【关闭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2020年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特色项目“古建文化,历久弥新”培训班,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深感受益匪浅。做为一名基层古建筑专业的监理工程师,通过亲临大师的教授,感受到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有待于提升。下面就我在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谈谈我的观点和想法:
  我是一名退休后(在职时是新建项目监理工程师)返聘到古建筑监理岗位上的监理工作人员,到目前为止我从事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工作已有八年有余。当初机缘巧合我走到古建筑修缮队伍中,面对古建筑专业知识我真是束手无策,不知从哪里抓起,古建筑名词也不懂,怎么能干好古建筑监理专业工作呢!好在我是一个在工作上十分上进、不服输的人,我首先以施工图纸、专业书籍、现场工匠等等为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工作中不断进步。2019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国家组织的文物保护监理责任师。通过八年多的实践,我深深感觉到目前国家在文物建筑修缮方面急需大量工匠人才,现在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中大部分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他们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只会操作,不会传授。而现场仅有的二、三十岁年轻人员,(有的是学古建筑专业的(极少数),大部分不是学古建筑专业的。)虽有点理论基础知识,但却不能实际操作。有的学古建筑专业的学生,因为现场脏、累、苦等原因而弃之转行。目前四、五十岁的人干古建筑专业的人少之又少,古建筑人才基本上处于断档期。三、五十年后的古建筑谁来修缮?谁来保护?我曾多次向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蔡云晴科长反映过(也曾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反映过),要求国家增加瓦、木、油、彩画等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种,通过考试或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来推进古建筑人才队伍建设,保护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但遗憾的是至今国家在古建筑人才传承、选拔方面也没有出台一些规章制度。值得高兴的是从2019年国家开始了文物保护工程专业考试,这将对人才的选拔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古建筑目前缺少的是工匠,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大国工匠,在目前急需工匠的时期,文物古建筑园林分会勇敢地承担历史重任,很值得点赞和敬佩!

  
  
         
  古建筑虽然是建筑工程,但是它里面含有美学的成份。古建筑专业中的瓦、木、油、彩画等专业,是经过多年学徒起来的,工匠不是一、两天就能成长起来的,是经过多年实际操作炼成的。古建筑的原做法、原工艺、原材料、原形制是有严格要求和规定的。从我多年的现场实践经验来看,没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根本就干不好古建筑。他首先要了解文物保护法,知道在修缮过程中哪些项目需要保护,哪些项目需要修缮的。古建筑的美学、时代的沧桑感等,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要加以保护的。现在有好多古建筑在修缮的过程中已经改变了原有做法、原工艺、原材料、原形制,形成似像非像,完全歪曲原有建筑本真。当前国内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工程往往存在维修不到位、失去真实历史信息、改变原状、明显越制等一系列问题。古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应大力加以保护。我常听来北京旅游的人说,北京如果没有古建筑,就城市规划来说与地方城市没什么区别,来北京主要是看古建筑。目前由于人才短缺,文物古建筑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利用。现从事古建筑修缮的人员专业水平知识还很薄弱,真正懂古建筑瓦木油彩画方面知识的人少之又少。人员年龄大部分在六、七十岁以上人员。他们只会干,不会讲授。在我国古代,古代匠人的技艺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其传承特点是意会大于言传,技术靠模仿后反复操作熟练起来的。因此,匠人是保存传统技术的关键。中国有那么多的古建筑,日后保护与传承要靠一代代工匠的传承,我们不仅要保护文物古建筑,还要保护好古建筑工匠,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此次加强文物专业知识培训,对推进人才队伍的培养,有着极其的重要意义。
   
  就目前我对古建筑修缮队伍情况了解,主要是人才短缺,人才所掌握的知识不足,专业人员缺少。许多传统工艺已经失传、误传或面临失传的境地,另外目前年轻人的浮躁心态和对工匠的认知,使得城市的年轻人几乎很少有人愿意学木、瓦、石、油画工作。优秀的工匠和后继无人成为当前古建筑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没有很好技艺的匠人,也就不可能对文物建筑的真实性保护,也就无法对文物建筑维修技艺的传承。希望今后协会加强对古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进人才队伍的建设,这将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功不可没。

  
   

地址:朝阳区水碓子东路甲15号(朝阳体育馆东门南行50米路东,北京城市建设学校院内) 邮政编码:100026
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0822号
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