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心得分享┃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记2020年首都职工特色培训“古建文化 历久弥新”结课心得
来源:    作者:北京城市学院 城市建设学部 康琦    发布时间:2020-11-26    浏览次数:2968    【 】    【关闭

  今年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20年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特色项目“古建文化,历久弥新”培训班,通过六期学习,收获满满。从中国古建筑的辉煌历史成就到现今北京老城保护、中轴线申遗、长城文化带的建设,再到古建筑的工程管理、文化创意设计等内容,让我从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与利用及工程技术与管理等多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解。
  其中第二期,由马炳坚老师主讲的《北京老城风貌保护与四合院恢复性修缮》讲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马老师的授课分为上下午两部分,上午是理论课教学,马老师从《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出台背景、目的、编制的主要依据和其中所倡导的具体内容、基本规定给我们做了十分详细的讲解,尤其是用多张实景照片列出的现在老城保护中的“正负面清单”,告诉我们切不可“南装北饰、内衣外穿”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纠正了自己一些平时习以为常的错误认识。
   首先,国人常提到传统民居便是粉墙黛瓦(即白墙黑瓦),飞檐起翘,只要用上这“一黑一白”外加“坡屋顶”似乎就有了浓浓的中国风,就能被称之为中国传统建筑,就为自己的建筑设计显露地披上了文化的外衣。然而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出产不同的材料,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与风俗。这“粉墙黛瓦”美则美矣,却不是北京胡同与四合院当有的色彩,北京应为青砖灰瓦,软心墙也是月白色(浅灰色),现在不少胡同内修缮后的建筑使用白墙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京传统风貌,对后人造成了误导,同理这种建筑也不适用于其他非本地特色的城市建设中去,例如西安、平遥的古城修缮当然也不可如此。(图1)其次,现在胡同中各家为了彰显门楣,滥用宅门彩画,有用苏式彩画的,甚至有人用龙纹和玺彩画,完全无视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寓意,而纯粹沦为标榜个人财力的象征。(图2)再次,现存民居大门一律刷红色,尤其是用朱红色也是不合适的。(图3)朱红色是明清时期皇家专用色,多用来修建王府、皇宫及各类坛庙等,而一般老百姓的民居则为“黑红净”做法(图4),即柱、槛、框、门扇等突出部分刷黑油,对联地子朱红油,余塞土红油。这种黑色也并不是现在人所理解又沉闷、单调、甚至丧气的颜色,实际上中国传统哲学五行中“水”即为黑色,旧时民居又多为木结构,最忌火,故古人宅门用大面积黑色是有辟火去灾的寓意在其中的,而现如今却少有人知了。街面上一度都是满眼的红色,还令人当真以为过去北京城即是如此。还有垂花门因为装饰繁复、造型优美常被一些商业店铺用在临街的位置,这些都是不合适的。垂花门实际在过去的四合院中作为二门,即分隔院落对内对外空间的门,故旧时形容大家闺秀会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一说法,而现今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垂花门,已经让这种文化失去了原来的含义,甚至误导人们形成了新的认识,以为过去的宅门均是垂花门式样,历史竟就这样变了味道。(图5)
    

                    图1 应整修的“粉墙黛瓦”的四合院                             图2 胡同中滥用彩画的各式宅门

  

  
                  图3 不应一律刷红色的民居宅门                                    图4 中国传统民居油饰彩画“黑红净”做法 
  
  还有马老师提到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在修缮时鱼鳞状的瓦被随意用作装饰墙面,有的甚至被用在地面上作为铺装,这样亦是不合适的。(图6)在传统建筑文化里,瓦是屋顶材料,如果拿人比喻,就像一个人的帽子,把帽子穿在腿上、踩在脚下是极为怪异,也很不符合传统审美。这一点当时也给我很大的触动。因为作为一名风景园林专业出身的人员,有时在景观设计中为了追求设计材料、效果的丰富性,确实会设计一些挂瓦花的景墙,或者路面池底中常用板瓦立铺的方式,利用瓦面弯曲的效果,模拟流水之意。平时身边这样的案例也有很多,例如巴沟山水园的公园入口景墙、奥森地下庭院广场空间,都是平时我们认为设计有创意、很好的案例。后来马老师也专门进一步解读道,这种做法应用在园林中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园林本身是灵活自由的,也没有那么多的规制束缚,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中,作为建筑保护修缮时的应用就是不对的了。所以这一点也再次提醒我们,任何设计语言的应用都有各自所适用的语境,脱离了各自的场景与文化根源,而以一概全的的滥用就是不恰当的。


             图5 沿街随处可见的垂花门                                                                                 图6 老城区滥用鱼鳞瓦墙体装饰
  
      下午马老师则带领我们去到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雨儿胡同和秦老胡同,现场进行实践参观教学,讲解老城保护中现存的数个正反面修缮案例,直观形象,令我获益良多。作为一名北京城市学院的教师,此前尽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曾经讲授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这门课程,也专门带了学生来到南锣鼓巷片区进行调研,现场讲解,剖析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中所存在的问题,但无奈才疏学浅,自己对于老城保护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譬如我在授课过程中更关注建筑限高的问题、屋顶形式的问题、现代建筑对传统风貌街区的破坏问题,缺少户外开放空间的问题、公共设施外露对胡同风貌破坏的问题、街巷交通规划不清晰,缺少停车位的问题等,这些更多地关注在较为宏观易显的问题,而因为自身对于建筑材料和工程做法的不熟悉,一些不当的建筑构造与做法问题都被我忽略了。例如沿街散水的砖块立铺方式,已经使得此处地面失去了散水本来应有的作用,尽管材料是传统的,但是方式不正确一样是不对的。(图7)还有通过马老师讲解才知道现在老城很多墙面都是蓝机砖代替了传统的停泥砖,或者直接就贴了仿古面砖,这样实际上是对其后传统墙面又一次破坏。(图8)

   
      图7砖块立铺的建筑散水             图8 砌筑蓝机砖替代的传统墙体;贴仿古面砖被破坏的传统墙体

  另外关于传统建筑的活化利用方面,雨儿胡同西侧牌坊入口的30号院现在通过腾退修缮,已经成为了社区文化馆,其中屋面、门窗样式都是按照传统做法进行了修缮,同时院内公共空间内设有葫芦、花廊架,其上悬挂着社区内居民展示的摄影绘画作品等。有些房间则被赋予了儿童阅览活动室的功能,是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很好的案例。(图9、10、11)25号院则是尝试了“共生院”模式,在维持建筑传统风貌的同时,本着优先改善留住居民生活条件,利用功能集成、空间集约的具备厨房和卫生间功能的轻钢装配式集成体设施“厨卫模块”来进行改造。四面围合的狭窄的中庭只有2米多宽,却足以容纳独立的3家人生活。(图12、13)

  

 
  图9 按传统做法修缮完成的建筑与庭院          图10 悬挂社区居民作品的花廊架                图11 改造后的社区儿童阅览

  
              图12 按照传统做法修缮后的“共生院”                 图13“共生院”改造后的厨房
   
  10号院是另一个腾退后改造利用的案例,但是修缮后的建筑与传统四合院风貌大相径庭。建筑师似乎是用一种与过去决裂的姿态,将传统建筑厢房的三开间各自独立隔开,每一间都被改造为独门公寓。每间建筑正脸都被改为门联窗的样式,门为单扇实心木门,窗则刻意设计为突出于墙面的大玻璃盒子,这也许是设计师对室内狭小压抑空间的一种反抗,抑或是一种与传统材料样式的隔空对话,极力地渴望赋予这些似乎“陈旧过时”的老房子一种新面孔,好以此彰显我们中国建筑的现代性和先进性。(图14)讽刺的是还有一些未被改造完的红绿老门窗,就这样孤零零地被遗忘在角落,与新的“侵入者”毗邻而居,不禁令人唏嘘。(图15)更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在参观过程中,马老师正在讲解这种做法的问题,一个还未接受腾退的居民便推开自家房门中走了出来,大声应和说道:“您(马老师)啊,说的太对了!” 可见这种认识,这种批判不仅仅是我们这些来参观学习的专业人员的认识,它更代表着民众的内心的呼声和夙愿。当然说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永远停留在过去,守着老祖宗的东西一成不变,而是在探讨新与旧的结合,传承与创新之间我们总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符合我们当今时代需求,又能够真正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而且老城修缮保护作为现今城市存量更新的重点,它的落脚点是更新,而不是新建。新建项目我们往往在满足了功能、人的生活需求等方面,可以在造型上适当考虑突显个性;而这种思路和工作方式在做老城保护工作时却断不可取。
    

        图14 反叛另类的传统民居改造                                                   图15 新旧门窗的鲜明对比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无一不告诫我们,在开展北京老城保护修缮工作时,一定要做到事无巨细,有据可依。一砖一瓦,皆有文化;一花一木,俱有生命,切忌用我们个人的好恶或者浅薄未曾深研的经验来建设这座古老的城市!北京之所以是北京,便是因为它拥有独一无二的历史积淀,蕴涵其他城市无法比拟、不可复制的文化魅力,这些都是我们的过往留给我们的财富。正所谓“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如果这些传统被我们自己丢弃,或者在保护工作中不加深究想当然的进行人为发挥创造,无疑是在打着保护的旗号对它进行二次破坏,这一点当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和思考!
  

  

  
  

地址:朝阳区水碓子东路甲15号(朝阳体育馆东门南行50米路东,北京城市建设学校院内) 邮政编码:100026
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0822号
微信
关闭